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削牍在词典中的解释
xuē

削牍

拼音xuē dú

注音ㄒㄩㄝ ㄉ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古时削薄竹木成片,用以书写。有误则刮去重写,谓之“削牘”。后用以泛称书写、撰述。《汉书·游侠传·原涉》:“ 涉 乃侧席而坐,削牘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付诸客。” 宋 陆游 《与成都张阁学启》:“将携孥而就食,敢削牘以告行。” 清 钮琇 《觚賸·惠士陈言》:“敢削牘以陈辞,谨伏辕而待命。” 康有为 《屠梅君侍御谢官归索诗为别敬赋》诗之二:“削牘数千言,痛切涕泗流。”

基本含义

  • 指删减文字,削去多余的字句。

详细解释

  • 削牍比喻删改文章,使之简练明了,去掉冗长繁琐的部分,突出主题或要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修订文章、删节书籍、精简文件等情境。

故事起源

  •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夏代的贤臣崇汉,他的文才出众,擅长削减文字,使之简洁明了。后来,人们用“削牍”来形容修订文章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宾短语,由动词“削”和名词“牍”组成。

例句

  • 1. 他削牍之后的文章,简明扼要,读起来很舒服。2. 编辑经过削牍后,这本书的内容更加精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削牍”联想为修剪文字的过程。可以想象一个人拿着剪刀,修剪一张纸上的文字,去掉多余的部分,使之简洁明了。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一些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削足适履”、“削铁如泥”等,以扩展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教我们写作文时,总是让我们削牍,去掉不必要的词语。2. 初中生:我在修改作文的时候,会削牍,使文章更加简洁明了。3. 高中生:写论文时,我会削牍,将文章中的冗长内容删掉,突出重点。4. 大学生:学术论文要求精确简练,我会削牍,使文章更加紧凑有力。

拆字解意

削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