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白
拼音zhèng bái
注音ㄓㄥˋ ㄅㄞˊ
繁体
基本解释
(1). 战国 时筑 郑国渠 的 郑国 与 汉武帝 时筑 白渠 的 白公 的并称。《晋书·苻坚载记上》:“ 坚 以 关中 水旱不时,议依 郑 白 故事,发其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僮隶三万人,开 涇水 上源,凿山起堤,通渠引瀆,以溉冈卤之田。”
(2). 郑国渠 和 白渠 的并称。在今 陕西 省境。 汉 班固 《西都赋》:“下有 郑 白 之沃,衣食之源。”《文选·左思<吴都赋>》:“绕霤未足言其固, 郑 白 未足语其丰。” 刘逵 注:“ 郑 白 ,二渠名。” 南朝 梁 刘孝标 《<金华山栖志>序》:“良田区畛,通接山泉,膏液鬱润肥腴。 郑 白 决 漳 ,莫之能拟。”
基本含义
- 指言辞简略明了,不加修饰,直接表达出真实意思。
详细解释
- 郑白是由“郑”和“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郑”是姓氏,意为正直、诚实;“白”意为简单、明白。郑白合在一起,表示以直接、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真实的意思,不掩饰或加以修饰。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交流中,郑白常用于形容人的言辞直接、简明扼要,表达真实的意思。它可以用来夸奖一个人说话直率,也可以用来批评一个人说话不绕弯子,甚至有些直接得有些冒犯。
故事起源
- 郑白的故事起源于南朝梁代,当时有一位名叫郑畋的官员,他以直率、坦诚而著称。有一次,郑畋在与人交谈时,对方说了一大堆话,但含义模糊不清。郑畋则直接指出对方的言辞不明,要求对方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真实的意思。这个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了“郑白”的来源。
成语结构
- 成语“郑白”由两个单个字组成,形成一个固定的词组结构。
例句
- 1. 他的回答一向郑白,从不拐弯抹角。2. 我喜欢和他交流,因为他说话总是郑白,不会掩饰真实的意思。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成语“郑白”。可以想象一个人姓郑,他非常直率和诚实,而且他的脸上洁白无瑕。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和发音。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郑白”意思相关的成语,例如“直言不讳”、“坦率直言”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很郑白地解释问题,让我们都能听懂。2. 初中生:我喜欢和那个同学交流,因为他说话很郑白,不会拐弯抹角。3. 高中生:写作文的时候,我会尽量用郑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能够直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