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衣危冠
拼音bāo yī wēi guàn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在危急时刻,仍然能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志向。
详细解释
- 褒衣危冠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褒指赞美,衣指衣服,危指危难,冠指头上戴的帽子。成语形象地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志向。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仍能坚守原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保持高尚品德和追求崇高目标的精神风貌。
故事起源
-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他在与刘邦的战争中失败后,被困于乌江之中。当时,项羽的部下建议他脱去华丽的衣冠,换上平常的衣服,以便更好地逃脱。然而,项羽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说:“我乌江之中,褒衣危冠,以死报国!”这句话意味着他愿意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和追求。
成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
- 1.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能够在逆境中褒衣危冠,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2.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学会褒衣危冠,坚持自己的信念。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褒”字和“危冠”字的谐音“保衣危难”,意味着在困难时刻保持高尚的品德和崇高的志向。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坚持信念和追求目标相关的成语,如“坚定不移”、“锲而不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我的爸爸一样,在困难面前褒衣危冠,勇敢面对。2. 初中生:只有褒衣危冠,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3.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褒衣危冠,坚持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学会在困境中褒衣危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