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牵挛在词典中的解释
qiānluán

牵挛

拼音qiān luán

注音ㄑㄧㄢ ㄌ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系恋;牵挂。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枕中》:“没溺於声色之类,牵挛於珍怪贵重之器,故其邦空虚。” 唐 韩愈 《送灵师》诗:“逸志不拘教,轩腾断牵挛。”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进不得相合,退不能相忘,牵挛乖隔,各欲白首。”
    (2).拘谨。《石林诗话》卷中引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邇来作者,寖以成俗,遂迺句无虚语,语无虚字,牵挛补衲,蠹文已甚,自然英旨,罕遇其人。”今本《诗品》作“拘挛”。
    (3).拘系;拉住。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艺文类聚》载《博物志》曰:‘ 子路 与 子贡 遇 郑 神社,社树有鸟, 子路 捕鸟,神社牵挛 子路 , 子贡 説之,乃止。’”

基本含义

  • 指心中牵挂、忧虑,心情不宁的样子。

详细解释

  • 牵挛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牵”指心中牵挂、挂念,而“挛”则表示心情不宁、紧张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内心的焦虑和忧虑。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思念亲人、担心事情的时候的内心状态。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因为思念、担心而心情不安,或者形容一个人因为忧虑、焦虑而无法安心。

故事起源

  • 《文选·东方朔谏逐客书》中有记载:“牵挛之心,如抱薪救火。”故事中,东方朔写了一封谏逐客书,表达了他对朋友被逐出朝廷的担忧和牵挂之情。这个成语也因此而衍生出来,用来形容人们内心的牵挂和忧虑。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即“牵”和“挛”。

例句

  • 1. 她因为孩子生病,整夜都牵挛不安。2. 考试前,他总是牵挛不安,担心自己无法取得好成绩。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牵挛”这个成语与心情不安、忧虑的状态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因为牵挂、担忧而内心忐忑不安的样子。可以在学习时多进行联想和重复记忆,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牵挛”相关的成语,如“牵肠挂肚”、“牵肠挂肚”等,以丰富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牵挛地等着爸爸妈妈放学来接我。2. 小学生:考试前,我总是牵挛不安,害怕考不好。3. 初中生:听到家乡发生地震的消息,我心里牵挛,担心亲人的安全。4. 高中生:面对高考的压力,我感到心中牵挛,担心自己的成绩。5. 大学生:远离家乡上大学,我时常感到牵挛,思念家人和朋友。

拆字解意

牵挛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