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北貉在词典中的解释
běi

北貉

拼音běi mò

注音ㄅㄟˇ ㄇㄛˋ

繁体

基本解释

  • 我国古代东北方民族之一。《汉书·高帝纪上》:“ 北貉 、 燕 人来致梟骑助 汉 。” 颜师古 注:“ 应劭 曰:‘ 北貉 ,国也。’ 貉 在东北方, 三韩 之属皆貉类也。”

基本含义

  • 指人的品行、为人处世的态度像北方的貉一样,粗野、凶猛。

详细解释

  • 北貉是由“北”和“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北”指北方,而“貉”指獾。獾是一种性情凶猛、野性十足的动物,因此北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行或为人处世的态度粗野、凶猛。

使用场景

  • 北貉一词通常用来批评那些粗鲁、凶恶、不讲礼貌的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野无礼,没有教养。

故事起源

  • 北貉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相传,有一只北方的獾来到南方,它的凶猛和粗野的行为吓坏了南方的人们。南方人们因为不习惯北方獾的行为,就用“北貉”来形容那些粗鲁、凶恶的人。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脾气像北貉一样凶猛。2. 这个人说话粗鲁无礼,真是个北貉。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北貉”这个成语与北方獾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凶猛的獾在北方肆虐,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它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寓言故事或相关的文学作品,进一步了解北貉这个成语的使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的脾气很坏,就像一只北貉。初中生:这个人的行为举止粗鲁无礼,真是个北貉。高中生:他的暴力行为让人想起了北貉的凶猛。

拆字解意

北貉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