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锅砸蒜
拼音shā guō zá suàn
注音ㄕㄚ ㄍㄨㄛ ㄗㄚˊ ㄙㄨ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砂锅易碎,在它里面砸蒜只能一下。比喻事情只能干一次。 老舍 《女店员》第二幕第一场:“你告诉你们经理一声吧:连买双袜子,我都得进趟城,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上这儿来!”亦作“ 砂锅捣蒜 ”。 阮章竞 《漳河水·送别》:“砂锅捣蒜就这一槌。”
基本含义
- 形容力量巨大,破坏力强。
详细解释
- 比喻力量大,行动猛烈,毫不留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力量强大,无情无义,猛烈破坏。
故事起源
- 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宋代,有一个叫李逵的英雄人物,他的力气非常大,因此被人称为“铁牛”。有一次,李逵在路上看到一块砂锅,便拿起来砸蒜。由于他力气过大,一下子就把砂锅砸碎了,蒜也被砸得粉碎。后来,人们就用“砂锅砸蒜”来形容力量巨大,破坏力强的情况。
成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例句
- 1. 他的力气大得像砂锅砸蒜一样,什么都能干掉。2. 这场战争就像是一场砂锅砸蒜,无情地摧毁了一切。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砂锅砸蒜”想象成一个巨大的砂锅,砸在蒜头上,蒜头瞬间被砸得粉碎。这样的场景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比如“力大如牛”、“破釜沉舟”等,了解更多有关力量和破坏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力气大得像砂锅砸蒜一样,一下子就把门砸开了。2. 初中生:这个电影的爆破场面真是砂锅砸蒜,震撼人心。3. 高中生:他的才华和努力就像砂锅砸蒜一样,让人们刮目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