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
拼音dào jiào yīn yuè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 dào jiāo yīn yuè
概况
道教音乐
Taoist music
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时配合使用的音乐。早期道教科仪中的道教音乐资料现存较少,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415)寇谦之所得的云中音诵,即“华夏颂”、“步虚声”,是道教音乐较早的书面记载。唐代道教因受帝王的推崇,道教音乐也受到重视,高宗曾令乐工制作道调。玄宗不但诏道士、大臣广制道曲,还在宫廷内道场上亲自教道士“步虚声韵”。唐代道教音乐在吸收当时的民间音乐、西域音乐以及佛教音乐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提高。到北宋时,则产生了道教音乐的曲谱集《玉音法事》,其中共记录从唐代传至宋代的道教音乐曲谱50首,这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一本道教音乐的声乐曲谱集(现存的是明代道藏的版本,宋代版本已佚)。但该谱采用的曲线记谱法,至今尚未能确译其音调。南宋时,道教音乐在民间广泛流传。据《无上黄□大斋立成仪》卷五十七记载,当时的道教音乐对于声乐形式和器乐形式的运用已经比较讲究悦耳动听。明代的道教音乐,由于洪武七年(1374)道门科仪去繁就简,更加规范和统一,而且又有新的发展,进入了定型时期。此时出现的道教音乐谱集《大明御制玄教乐章》,采用传统的工尺记谱法记谱,共记录道曲14首。另据《大明玄教立成斋醮仪》、《大明御制玄教乐章》及《圣母孔雀明王经》等有关道教音乐的记载,明代道教音乐既有承袭唐、宋、元三代之旧乐,又有吸收南北曲音乐的新制道曲,甚至连民间音乐如“清江引”、“一定金”、“采茶歌”等曲调皆为道教音乐所吸收。清初叶梦珠辑《阅世编》卷九中谓道教法事“引商刻羽,合乐笙歌,竟同优戏”。以上说明古时道教音乐已有一定的艺术水平。近代道教音乐,基本上承袭明代以来的音乐传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之一。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江南及南方诸省中,看道场欣赏道教音乐,是农民文化生活中的盛事。
道教音乐内容
道教斋醮音乐有独唱(通常由高功、都讲担任)、齐唱、散板式吟唱和鼓乐、吹打乐以及合奏等多种形式。单纯的器乐形式常用于法事的开头、结尾、唱曲的过门以及队列变换、禹步(类似舞蹈的步法)等场面;声乐形式则是斋醮音乐的主要部分。其声乐体裁主要有“颂”、“赞”、“步虚”、“偈”等格式。据《无上黄□大斋立成仪》和《道门科范》等书的记载,在前蜀时,颂、赞、步虚等已经在斋醮中应用了,而偈的产生稍晚些,约始于元代。道教有关斋醮科仪的典籍中,述及演唱的多用吟”、“咏”。颂、赞、步虚和偈,就其单独形式来讲,是一首歌,结构短小的为上下句式或起承转合 4句式;大型的有更复杂的曲式,每一曲调常有多段,甚至10余段不同用途的词。这种一腔多用的组合变化,常同宗教念白、诵经腔、禹步等合用在法事中。道教斋醮名目繁多,有水灾、旱灾、虫灾、雷击、瘟疫、伤病、生亡、延寿等各种法事;它以法事情节需要,组合串连各种颂、赞、步虚、偈等道曲。法事不同,音乐的组合也随之变化。道教音乐的诵唱和乐器伴奏,均由道士担任,信众不参加音乐活动。因此从音乐角度来看,斋醮实际上是按照“脚本”(科仪要求)在信众面前,进行一场宗教仪式的“演出”。经过1000多年的斋醮实践以及长期地吸收民间音乐的养料,道教音乐十分丰富:有赞美“三清”、神仙的颂歌;有表现神仙应召而来的飘拂飞翔之声;有表现镇煞邪趋恶魔的庄严威武的曲调;有表现众神仙抵达仙界或功成庆祝的喜庆欢乐之乐;有表现引上仙界的缥缈恬静的曲调等。
基本含义
- 指道家修行者通过音乐来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
详细解释
- 道教音乐是道家修行者用来辅助修炼的一种特殊音乐形式。在道教中,音乐被视为一种能够引导人们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工具。通过演奏道教音乐,修行者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宁静,进而与道达到一种合一的状态。
使用场景
- 道教音乐通常在道教仪式、庆典和寺庙中使用。它被用来营造庄严神圣的氛围,帮助修行者集中注意力,与神灵沟通,并增强修炼效果。此外,道教音乐也被广泛应用于民间艺术表演和文化活动中。
故事起源
- 道教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道教文化。道教音乐的形式和内容受到了道教教义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它通过特定的乐器和旋律传达道家的思想和情感,帮助修行者与道相通。
成语结构
- 道教音乐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道教”表示道家哲学和修行思想,“音乐”表示特定的音乐形式。
例句
- 1. 他通过学习道教音乐,提高了自己的修行境界。2. 这个庙会上有很多道教音乐表演,非常壮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道教音乐这个词语:1. 关联记忆:将道教音乐与道家修行者在寺庙中演奏音乐的场景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画面。2. 反复复习:多次重复阅读和使用道教音乐这个词语,帮助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 如果对道教音乐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道教文化和音乐艺术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关于道教音乐的历史、演奏技巧和曲目等内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寺庙里听到了美妙的道教音乐。2. 初中生:道教音乐能够帮助修行者达到心灵与自然的和谐。3. 高中生:我对道教音乐的研究使我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4. 大学生:我正在学习如何演奏道教音乐,希望能够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