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服
拼音fù fú
注音ㄈㄨˋ ㄈ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亲附。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公既故为刺史子,又多才,好读书,识理乱形势,孝友信义,士众多附服。”
基本含义
- 指服从、顺从。
详细解释
- 附服是由“附”和“服”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附”意为依附、附从,“服”意为服从、顺从。附服表示顺从他人的意见或行动,不违抗或抵抗。
使用场景
- 附服一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某个问题上或某个人的领导下表现出顺从的态度和行为。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长辈、上级、师长或权威人士的顺从,也可以用来表示在某个团体或组织中服从规章制度的态度。
故事起源
- 《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则关于附服的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子问孔子:“君子与小人何以别?”孔子回答道:“君子欲让于人,小人欲附于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君子是愿意让步给他人,而小人则是愿意附从他人。
成语结构
- 附服的结构是由形容词“附”和动词“服”组成,形容词在前,动词在后。
例句
- 1. 他对长辈总是非常附服,从不违抗他们的意见。2. 在公司里,大家都需要附服公司的规章制度。3. 他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总是附服领导的决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紧紧地依附在另一个人身边,表示他服从、顺从。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附服相关的成语,如“附和”、“附议”、“附庸风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对老师的要求总是附服的。2. 初中生:在学校里,我们都要附服学校的规定。3. 高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附服老师的教导。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们要附服导师的安排。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附服公司的政策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