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挟纩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kuàng

挟纩

拼音jiā kuàng

注音ㄐㄧㄚ ㄎㄨ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1).披着绵衣。亦以喻受人抚慰而感到温暖。《左传·宣公十二年》:“ 申公巫臣 曰:‘师人多寒。’王巡三军,拊而勉之,三军之士皆如挟纊。” 杜预 注:“纊,绵也。言説(悦)以忘寒。” 晋 潘岳 《马汧督诔》:“霑恩抚循,寒士挟纊。” 明 梅鼎祚 《玉合记·逆萌》:“管取春温如挟纊,组练三千。” 清 秋瑾 《日本服部夫人属作日本海军凯歌》:“貔貅海上军容壮,冒雪凌霜如挟纊。”
    (2).把丝绵装入衣衾内,制成绵袍、绵被。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绵》:“其治丝餘者,名锅底绵,装绵衣衾内以御重寒,谓之挟纊。”

基本含义

  • 指利用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详细解释

  • 挟纩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挟意为“夹带”,纩意为“丝绳”。挟纩的基本意思是指利用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类似于“借刀杀人”的意思。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个人利用他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具有一定的贬义。

使用场景

  • 挟纩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贬义的场景中,可以形容某个人不择手段地利用他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人利用他人的权利、地位、资源等来谋取私利的行为。

故事起源

  • 挟纩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晋书·齐王纪》中的一个故事。故事中,齐王萧望之有一个妻子,她为了保护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齐王的王位,暗中挟纩了齐王的两个儿子,让他们无法得到齐王的宠爱和重视。最终,她的计划成功,她的儿子成为了齐王的继承人。

成语结构

  • 挟纩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总是挟纩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2. 这个人利用他的职位挟纩了很多资源。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借刀杀人”类似的意思来记忆挟纩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拿着一把刀,利用别人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借刀杀人”、“利人利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挟纩了同学的作业,拿去交给老师。2. 初中生:他挟纩了班级的资源,让自己成为了班长。3. 高中生:他挟纩了学校的关系,顺利进入了一所好大学。4. 大学生:他挟纩了老师的力量,顺利完成了一项重要的研究项目。

拆字解意

挟纩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