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漫书在词典中的解释
mànshū

漫书

拼音màn shū

注音ㄇㄢˋ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 随意书写。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文襄》:“一日某县民告粮船江行失风,公詰其失船为某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所对参错,公案籍以质,其人惊服,始知公之自记,非漫书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 中国 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

基本含义

  • 指没有根据,胡乱编写的书籍或文字。

详细解释

  • 漫书原指没有根据、胡乱编写的书籍或文字。后来引申为形容内容虚构、不实的言辞或文字。这个成语常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缺乏真实性的言论或文章。

使用场景

  • 漫书常常用来形容虚假、不可靠的信息、言辞或文章。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某人或某个事件中的不实之处。

故事起源

  •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字典,其中收录了大量的文字和解释。在这部字典中,有一条关于“漫书”的记载,描述了它的含义和用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来批评那些没有根据、胡编乱造的书籍或文字。

成语结构

  • 漫书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 1. 这篇报道完全是漫书,没有任何事实依据。2. 他的言辞充满了漫书,完全不能信任。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漫书”与“胡编乱造”的意思联系起来,将其形象化为一本没有根据的、胡乱编写的书籍。可以通过想象一本破烂不堪、内容混乱的书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漫书”相关的成语,例如“杜撰”、“捏造”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写的作文充满了漫书,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这本小说完全是漫书,没有任何可信度。3. 高中生:我们要拒绝传播谣言,不要随意相信那些漫书般的言辞。4. 大学生:在信息时代,我们要学会辨别真假信息,不要被漫书欺骗。

拆字解意

漫书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