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木緜在词典中的解释
miǎn

木緜

拼音mù miǎn

注音

繁体木綿|木緜

基本解释

  • 见“ 木棉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刻板、僵硬,缺乏灵活性和变化。

详细解释

  • 木緜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木”表示木头,第二个字“緜”表示绵软。木緜形容人或事物像木头一样僵硬、刻板,缺乏灵活性和变化。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思维固执、行为死板,缺乏创新和变通。

使用场景

  • 木緜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思维僵化、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或改变的人。例如,一个人对于任何新观点都持怀疑态度,拒绝尝试新方法,就可以说他是木緜的。

故事起源

  • 木緜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将军田忌与赵国的将军骠骑进行马赛比赛。田忌有一匹名驹,但其他马都不如赵国的马快。田忌想到了一个策略,他让自己最慢的马与赵国最快的马比赛,然后再用自己最快的马与赵国第二快的马比赛,最后用自己最快的马与赵国最慢的马比赛。通过这样的安排,田忌最终赢得了比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灵活应变、善于变通可以战胜刻板僵硬的思维方式,避免成为木緜。

成语结构

  • 木緜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思维太木緜,无法接受新观点。2. 这个团队的决策总是很木緜,缺乏创新和变化。3. 她的个性太木緜了,不愿意尝试新的事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木緜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像木头一样僵硬、刻板,没有任何活动的样子。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刻板、僵硬相关的成语,例如“一板一眼”、“墨守成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总是写得很木緜,没有任何创意。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要灵活思考,不要变得木緜。3. 高中生:他的观点太木緜了,不符合现实情况。4. 大学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中,我们不能变得木緜,要不断学习和适应。

拆字解意

木緜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