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轨蹈在词典中的解释
guǐdǎo

轨蹈

拼音guǐ dǎo

注音ㄍㄨㄟˇ ㄉ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效法实行。《宋书·殷景仁传》:“谨寻 汉 氏推恩加爵,于时承 秦 之弊,儒术蔑如,自君作故,罔或前典,惧非盛明所宜轨蹈。”

基本含义

  • 遵循规矩,恪守法度。

详细解释

  • 轨蹈指恪守规矩、遵守法度,不违背原则,不越轨行事。形容人守纪律、守规矩,言行一致。

使用场景

  • 轨蹈常用于形容遵守法律、守纪律的行为,特别适用于形容公职人员、企事业单位员工等遵守规章制度的行为。

故事起源

  • 轨蹈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礼仪制度。在古代,人们在行走时需要遵守特定的轨道,不得随意越轨。后来,这个概念引申为人们在生活中遵守规矩、守纪律的行为。

成语结构

  • 轨蹈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你要时刻保持轨蹈的品行。2.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轨蹈的人,从不做违法的事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轨蹈”与“守规矩”、“守纪律”等概念联系起来,加深记忆。同时,可以尝试将该成语与具体的场景结合,形成形象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轨蹈相关的成语,如“蹈厉之志”、“蹈火赴汤”等,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做文明的学生,要轨蹈校规,不随意乱扔垃圾。2. 初中生: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轨蹈学校的纪律,不迟到早退。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要轨蹈学习计划,不浪费时间。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轨蹈学术道德,不抄袭他人的作品。

拆字解意

轨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