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礼
拼音diào lǐ
注音ㄉㄧㄠˋ ㄌ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吊丧的礼制。《礼记·杂记下》:“妇人非三年之丧,不踰封而弔。如三年之丧,则君夫人归。夫人其归也,以诸侯之弔礼。”《左传·文公九年》“ 秦 人归 僖公 、 成风 之襚,礼也” 唐 孔颖达 疏:“﹝ 秦 康公 ﹞追赠 僖公 ,并及 成风 ,假弔礼而行,故曰礼也。”
(2).古时凶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荒礼哀凶札,以弔礼哀祸烖。”
基本含义
- 指为了给某人送葬或者祭奠而举行的宴会。
详细解释
- 吊礼是指为了给某人送葬或者祭奠而举行的宴会。它源于古代中国的丧葬礼仪,是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敬意。举办吊礼是为了安慰亲友,也是为了让逝者在天之灵得到安抚。吊礼通常会在逝者家中或者殡仪馆举行,参与者会为逝者默哀,献上花圈或者纸钱,并且会举行一场庄重的宴会来悼念逝者。
使用场景
- 吊礼通常在亲友或者社会团体的成员去世时举行。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常见于家庭、社区或者企业组织中。吊礼不仅是为了表达哀悼之情,也是为了帮助亲友排解悲痛,共同追忆逝者。
故事起源
- 吊礼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丧葬礼仪。在古代中国,吊礼是一种为逝者举行的盛大宴会,有助于悼念逝者并安抚其在天之灵。吊礼的举办不仅是为了向逝者表达敬意,也是为了给亲友提供一个共同追忆逝者的场合。
成语结构
- 吊礼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吊”是动词,表示悼念、哀悼;“礼”是名词,表示宴会、仪式。
例句
- 1. 在他去世后,我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吊礼来悼念他。2. 亲友们纷纷前来参加吊礼,为逝者送上最后的祝福。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吊礼这个成语:1. 将“吊礼”拆分成两个部分:“吊”和“礼”。2. “吊”字可以联想到悼念,想象自己在参加一场悼念活动。3. “礼”字可以联想到宴会,想象自己在参加一场盛大的宴会。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丧葬礼仪和相关的习俗。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丧葬相关的成语,如“送终”、“哭丧”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奶奶去世了,我们举行了一场吊礼来悼念她。2. 初中生:学校的老师去世了,我们全校师生都参加了一场盛大的吊礼。3. 高中生:他是我们班级的同学,我们为了送他最后一程,举行了一场庄重的吊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