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敌惠敌怨在词典中的解释
huìyuàn

敌惠敌怨

拼音dí huì dí yuàn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 dí huì dí yuàn ㄉㄧˊ ㄏㄨㄟˋ ㄉㄧˊ ㄧㄨㄢˋ

    敌惠敌怨(敵惠敵怨) 

    犹言报德报怨。《左传·文公六年》:“ 夷 之蒐, 贾季 戮 臾駢 。 臾駢 之人欲尽杀 贾氏 以报焉, 臾駢 曰:‘不可,吾闻前志有之曰:敌惠敌怨,不在后嗣,忠之道也。’” 杜预 注:“敌犹对也,若及子孙,则为非对,非对则为迁怒。” 孔颖达 疏:“敌惠谓有惠於彼,不可望彼人之子报;敌怨谓有怨於彼,不可讎彼人之子。” 明 张居正 《答松江兵宪蔡春壹书》:“夫古人敌惠敌怨,不及其子。”

基本含义

  • 敌对的人或势力互相帮助,反而产生内部矛盾和怨恨。

详细解释

  • 敌惠敌怨是一个用来形容敌对的人或势力之间互相帮助,却产生内部矛盾和怨恨的现象。这个成语中的“敌惠”表示敌对的人或势力给予对方帮助,而“敌怨”则指的是敌对的人或势力之间产生的怨恨和矛盾。

使用场景

  • 敌惠敌怨常常用来描述两个本来敌对的人或势力,在某种利益驱使下互相合作,但最终因为利益分配、权力争斗等问题,产生内部矛盾和怨恨的情况。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政治、商业、社会等领域中的现象。

故事起源

  • 敌惠敌怨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战国策·赵策一》中的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和韩国都对秦国心存敌意。赵国的大臣赵胜派人前往韩国求援,希望能够联手对抗秦国。韩国的大臣韩非答应了赵国的请求,并派兵前去支援。然而,当韩军到达赵国后,赵胜却出尔反尔,对韩军进行了迫害和虐待。这个故事成为了敌惠敌怨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 敌惠敌怨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意义相对的词语组成。其中,“敌惠”是动宾短语,“敌怨”是主谓短语。

例句

  • 1. 他们本是敌对势力,却因为共同的利益而产生了敌惠敌怨的现象。2. 这两个公司为了对付共同的竞争对手,暂时联手合作,但很可能会出现敌惠敌怨的情况。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敌惠敌怨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敌对的人或势力之间互相扶持,但最终却因为内部矛盾产生怨恨的情景。可以将“敌惠”想象成敌人之间互相帮助,而“敌怨”则表示敌人之间的怨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敌惠敌怨相关的成语,如“劝敌图功”、“同仇敌忾”等,以丰富对敌对关系的描述。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小明原本是敌人,但因为他帮我捡到了掉在地上的铅笔盒,我们之间产生了敌惠敌怨的情感。2. 初中生:在足球比赛中,原本是对手的两支球队因为共同的目标而合作,但最终却因为利益分配问题产生了敌惠敌怨的矛盾。3. 高中生:政治上的两个敌对势力在某个紧急情况下暂时合作,但很快就因为权力争斗而出现了敌惠敌怨的局面。

拆字解意

敌惠敌怨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