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滴不遗
拼音juān dī bù yí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指非常细小的东西也不会丢失。
详细解释
- 涓滴,水滴;不遗,不丢失。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也不会丢失,强调细心、不马虎的态度。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做事认真细致,不放过任何细节,无论多么细小的事情都能够做到不遗漏。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文苑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了晋朝时期,有一位名叫王戎的文学家,他非常细心,写文章时总是认真斟酌每一个词句,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有一次,他写了一篇文章送给朋友,朋友读完后发现在纸上有一滴水迹,于是责怪王戎,认为他没有认真对待这篇文章。王戎非常惭愧,于是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让任何一个细节有所疏漏,从而形成了“涓滴不遗”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涓滴不遗的结构是“涓滴”作主语,表示细小的东西,“不遗”作谓语,表示不丢失。
例句
- 1. 他做事非常认真,涓滴不遗。2. 她对待工作总是细致入微,涓滴不遗。3. 做事要细心,不能有涓滴不遗的错误。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检查水滴时,非常细心地不让任何一滴水遗失,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细心、不马虎相关的成语,如“一丝不苟”、“细水长流”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写字的时候,每一个笔画都涓滴不遗。2. 初中生:做实验时,我们要注意每一个步骤,涓滴不遗。3. 高中生:写作文时,要注意每一个细节,涓滴不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