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柙
拼音huà xiá
注音ㄏㄨㄚˋ ㄒㄧ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同“ 画押 ”。 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柙义同‘检’,亦谓书署也。今人谓署诺为‘画柙’,亦曰‘检柙’,检读如‘僉’”。
基本含义
- 指古代书画家的工作室或画室。
详细解释
- 画柙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画指绘画,柙指工作室或书房。画柙原指书画家的工作室,后来泛指任何艺术家的创作空间。这个成语强调了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对其创作的重要性,也代表了艺术家对于自己艺术创作的热爱和专注。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艺术家的工作室或书房,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环境非常适合创作或学习艺术。例如,可以说某位画家的画柙里摆满了画笔和颜料,意味着他非常投入于绘画创作。
故事起源
- 《晋书·郭璞传》中有记载,晋代画家郭璞的画室被称为“画柙”,这个成语的起源就和他有关。郭璞是晋代著名的画家,他的画室被形容为“画柙”,意味着他的工作室非常宽敞明亮,摆放了很多绘画用具,给人一种创作氛围浓厚的感觉。
成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画”和“柙”。
例句
- 1. 他的画柙里摆满了画布和颜料。2. 这个小镇的画柙环境非常适合艺术家创作。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画柙”联想成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室,想象里面摆满了画笔、颜料和画布,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知识,了解不同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和他们的工作室环境。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画柙里放着很多彩色的画笔和纸张。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要把画柙整理得干净整洁。3. 高中生:我梦想有一个宽敞明亮的画柙,可以专心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