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庸
拼音héng yōng
注音ㄏㄥˊ ㄩㄥ
繁体
基本解释
平常,凡庸。 汉 王充 《论衡·讲瑞》:“是故 颜渊 庶几,不似 孔子 ; 有若 恆庸,反类圣人。”
基本含义
- 恒庸指始终如一,不变的态度或行为。
详细解释
- 恒庸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恒意为始终如一,永不变化;庸意为平庸、普通。恒庸指一个人在态度或行为上始终如一,不受外界影响,不变的表现。
使用场景
- 恒庸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具有坚持原则、不受诱惑和困难的能力。可以用来表达对一个人的赞美,也可以用来提醒自己要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行动。
故事起源
- 恒庸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述而》中的一句话:“恒而已矣,何有于我哉?”意思是说:“只要始终如一就可以了,对我来说还有什么呢?”这句话是孔子对于一个人的品德要求,要求一个人始终如一,不变的态度和行为。
成语结构
- 恒庸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恒庸,从不被周围的诱惑所动摇。2. 她的恒庸精神让我很敬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记忆“恒庸”这个词语的发音和意义来帮助记忆。可以联想“恒”字的发音与“恒定”相似,表示不变的意思;联想“庸”字的发音与“普通”相似,表示平庸的意思。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就可以记住恒庸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恒庸相关的成语来进一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例如:“恒心如玉”、“恒心不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真是恒庸不变。2. 初中生:她在比赛中始终保持恒庸的心态,最终取得了好成绩。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坚持恒庸的信念,不轻易放弃。4. 大学生:只有恒庸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掌握“恒庸”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