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浪莽在词典中的解释
làngmǎng

浪莽

拼音làng mǎng

注音ㄌㄤˋ ㄇ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 广大貌。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何孟春 注:“浪莽,广大貌。” 宋 苏轼 《东坡》诗之二:“荒田虽浪莽,高庳各有适。”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放荡不羁,行为放纵,不受拘束。

详细解释

  • 浪莽是由“浪”和“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浪”指的是放荡,不拘束,“莽”指的是蛮横、鲁莽。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行为放纵,不受拘束,不顾后果。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放荡不羁,不受拘束,不顾后果。可以用于描述某人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等。

故事起源

  • 《汉书·公孙弘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公孙弘在官场上混迹时,为了取悦上司,他不择手段,行为放纵,不受拘束。后来,他因为过于放纵而遭到了惩罚。这个故事中的“浪莽”一词,就是由此而来。

成语结构

  • 浪莽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一直过着浪莽的生活,不顾他人的劝告。2. 这个人性格浪莽,不拘小节。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浪莽理解为“浪”和“莽”两个字的组合,其中,“浪”通常指的是放荡不羁,“莽”指的是蛮横、鲁莽。通过这种记忆方式,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浪莽相关的成语,如“放浪形骸”、“鲁莽”等,以扩展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很浪莽,老师都管不住他。2. 初中生:他的朋友圈里都是一些浪莽的人,经常出去玩不顾学习。3. 高中生:他的浪莽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4. 大学生:我们应该摒弃浪莽的生活态度,追求更加有意义的事物。

拆字解意

浪莽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