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梗拒在词典中的解释
gěng

梗拒

拼音gěng jù

注音ㄍㄥˇ ㄐㄨˋ

繁体

基本解释

  • 阻拦拒绝。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段氏》:“居年餘,二妾皆有身,举家皆喜。於是气息渐舒,凡诸侄有所强取,輒恶声梗拒之。”

基本含义

  • 指坚决拒绝或抵制某事物或某种行为。

详细解释

  • 梗拒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梗意为坚决、断然,拒意为拒绝、抵制。梗拒的意思就是坚决拒绝或抵制某事物或某种行为,表示态度坚定、毫不妥协。

使用场景

  • 梗拒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持有坚决的态度,并且表示不会妥协或接受。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拒绝不合理的要求、拒绝不道德的行为等。

故事起源

  • 梗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孟子的思想家,他非常注重道德和人伦关系。有一次,有人向孟子提出了一个不合理的要求,希望孟子能够屈服。但孟子坚决拒绝了这个要求,并且在后来的讲述中,他用“梗拒”这个词来形容自己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坚持正义和道德的决心。

成语结构

  • 梗拒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梗是形容词,拒是动词,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对不良行为始终梗拒不从。2. 我们要坚决梗拒任何违法行为。3. 在面对诱惑时,要学会梗拒。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梗拒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棵高大的树旁边,他用力地拒绝着树上的所有诱惑,表达了自己的坚定态度。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梗拒相关的成语,如“拒人于千里之外”、“拒之门外”等。这些成语都与拒绝、抵制有关,可以进一步扩展对梗拒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坚决梗拒了同学的作弊行为。2. 中学生:面对诱惑,我选择梗拒不从。3. 高中生:在选课时,我梗拒了所有不感兴趣的科目。4. 大学生:我梗拒了参与非法活动的邀请,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拆字解意

梗拒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