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违言在词典中的解释
wéiyán

违言

拼音wéi yán

注音ㄨㄟˊ ㄧ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 ◎ 违言 wéiyán
    (1) [quarrelling words]∶不满的、伤和气的话
    (2) [unreasonable words]∶不合情理的话

详细解释

  • (1).因语言不合而失和。《左传·隐公十一年》:“ 郑 息 有违言, 息侯 伐 郑 。” 杜预 注:“以言语相违恨也。” 唐 韩愈 《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客主违言,徵贰太僕。”《明史·郑辰传》:“ 辰 为人重义轻财……在 山西 与同僚 杜僉事 有违言。 杜 卒,为治丧,资遣其妻子。” 陈彦彬 《论收回利权之宜有根本解决》:“未几,又与 英 法 有违言,而 圆明园 尤足痛心。”
    (2).不合情理的话;不适当的话。《管子·戒》:“邪行亡乎体,违言不存口。” 元 元明善 《丞相淮安忠武王碑》:“时亲王有违言,王按剑陈祖宗宝训。”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时 倭文端公 方以首揆掌院,偶有违言,遂疑 倭公 迂阔,沮大计。”
    (3).失信;食言。《太平广记》卷三三七引 宋 李隐 《潇湘录·张勍》:“素闻将军誓言,不害 恒阳 人,将军幸不违言。”

基本含义

  • 违反规定或约定而说话或行动。

详细解释

  • 违言是指违背规定或约定而说话或行动。它强调了言行与规定或约定不一致的情况,表示不守规矩或违反原则。违言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言语和行为上的不当举动,有时也可用来批评某人违背自己的承诺或原则。这个成语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使用,具有一定的贬义。

使用场景

  • 违言常用于批评他人的不守规矩或违反原则的言行,也可以用来自我警示不要言行不一或违背承诺。例如,当某人在会议上打断他人发言时,可以说他违言了;当某人违背了自己的诺言时,也可以说他违言了。此外,违言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事件或事物违背了本身的规定或原则。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一个叫孟子的人,他在一次宴会上忘记了宴会的规定,违背了主人的要求而说了一些不恰当的话。这个故事成为了违言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违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违”是动词,表示违背、违反;“言”是名词,表示言语、言辞。

例句

  • 1. 他在会议上违言打断了其他人的发言。2. 我们要遵守承诺,不要违言。3. 这个决定违言了我们的原则,我们不能接受。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违反规定”相联系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违反了规定或约定而说话或行动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违言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违言相关的成语,例如“违心”、“违章”等。这些成语都与违反规定或原则有关,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违言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小明违言了,老师生气了。2. 小学生:我们应该遵守课堂纪律,不要违言。3. 初中生:他违言了,打断了老师的讲解。4. 高中生:政府违言了,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5. 大学生: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定,不要违言。希望这个关于“违言”的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拆字解意

违言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