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抗策在词典中的解释
kàng

抗策

拼音kàng cè

注音ㄎㄤˋ ㄘ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扬鞭驱马。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揽騑轡以抗策,悵盘桓而不能去。” 唐 储光羲 《终南幽居》诗:“抗策还 南山 ,水木自相亲。”

基本含义

  • 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应对困难或问题。

详细解释

  • 抗策是由“抗”和“策”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抗”表示抵抗、对抗,指的是面对困难或问题时不退缩,勇敢地去应对;“策”表示策略、办法,指的是采取合适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应对困难或问题,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使用场景

  • 抗策常用于形容在面对困难或危机时,能够冷静思考,采取恰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可以用来形容个人、团队或国家等在面对挑战时的勇敢和智慧。

故事起源

  • 关于抗策的具体起源暂无相关传说或故事。

成语结构

  • 动词+名词

例句

  • 1. 面对困境,我们要勇敢抗策,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2.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需要采取抗策,保持竞争力。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战士,在战场上勇敢地对抗敌人,同时使用智慧和策略来制定战术。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抗策”相关的成语,如“抗敌”、“抗争”等,以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勇敢抗策,不怕困难,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面对学习压力,我们要采取抗策,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3. 高中生: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我们要采取抗策,调整心态,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4. 大学生:在面对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采取抗策,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拆字解意

抗策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