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踵息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ǒng

踵息

拼音zhǒng xī

注音ㄓㄨㄙˇ ㄒㄧ

繁体

基本解释

  • 道家炼气养生之法。亦指呼吸徐缓深沉。语本《庄子·大宗师》:“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成玄英 疏:“真人心性和缓,智照凝寂。至於气息,亦復徐迟。脚踵中来,明其深静也。” 宋 陆游 《独学》诗:“踵息无声酣午枕,舌根忘味美晨烹。” 清 金农 《广陵秋日杂作》诗之三:“屡访花隐翁,踵息无一声。”

基本含义

  • 形容声音渐渐消失,不复存在。

详细解释

  • 踵息是由“踵”和“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踵指脚后跟,息指声音停止。踵息形容声音逐渐消失,渐渐没有了。

使用场景

  • 踵息多用于形容声音逐渐远去,不复存在的情景。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言论、呼喊声或音乐声逐渐消失。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叫做鲁仲连的人,他的声音非常洪亮,可以听到数十里之外。有一天,他在山上演奏了一曲箫音,声音传得非常远。听到这曲音乐的人们都赞叹不已,纷纷前来欣赏。然而,当鲁仲连停止演奏后,曲音渐渐消失,再也听不到了。人们感到非常遗憾,形容这种声音逐渐消失的情景,就用了成语“踵息”来描述。

成语结构

  • 踵息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踵”和动词“息”组成,其中“踵”作为动词,意为“跟随”,“息”作为动词,意为“停止”。

例句

  • 1. 热烈的掌声渐渐踵息,会场恢复了寂静。2. 演唱会结束后,观众们的欢呼声逐渐踵息,现场恢复了平静。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踵息”与声音渐渐远去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地想象一个人的脚后跟随着声音慢慢离开,最终声音消失不见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踵息的使用场景和意义。同时,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例如“渐行渐远”、“渐行渐稳”等,以扩展对形容声音逐渐消失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放学铃声响起后,同学们的笑声渐渐踵息,校园变得安静。2. 初中生:大家的喧闹声在老师的威严目光下逐渐踵息,课堂恢复了秩序。3. 高中生:比赛结束后,观众们的欢呼声渐渐踵息,体育馆恢复了宁静。4. 大学生:演讲结束后,听众们的掌声渐渐踵息,会场回归了平静。

拆字解意

踵息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