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作俑在词典中的解释
zuòyǒng

作俑

拼音zuò yǒng

注音ㄗㄨㄛˋ ㄩㄥˇ

繁体

基本解释

  • ◎ 作俑 zuòyǒng
    [originate an immoral practice;set a precedent] 古代制造陪葬用的偶像。后指创始,首开先例。多用于贬义

英文翻译

  • 1.[书] originate a wicked practice

详细解释

  • 《孟子·梁惠王上》:“ 仲尼 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本谓制作用于殉葬的偶象,后因称创始、首开先例为“作俑”。多用于贬义。 宋 苏轼 《上文侍中论榷盐书》:“且祸莫大於作始,作俑之渐,至於用人。” 清 高其倬 《古北口》诗:“作俑 赵 与 秦 ,流弊及 明 末。” 鲁迅 《而已集·扣丝杂感》:“我记得书籍不切边,我也是作俑者之一。”

基本含义

  • 指用人作为祭品或牺牲品,多用于比喻人被利用或牺牲。

详细解释

  • 作俑的意思源于古代中国的陶俑制作,陶俑是古代人们为了祭祀或陪葬而制作的陶制人形物体。作俑这个成语借用了陶俑这个概念,比喻人们被利用或牺牲,失去了自己的价值。

使用场景

  • 作俑这个成语常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被别人利用或牺牲,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价值的情况。可以用于谈论工作中被上级压榨、家庭中被亲人利用、朋友圈中被人当做工具等等情况。

故事起源

  • 作俑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陶俑制作。在古代,人们相信在死后会有来世,因此为了在来世中享受丰富的生活,人们常常会用陶俑来祭祀和陪葬。而作俑这个成语则是借用了陶俑的概念,比喻人们被利用或牺牲。

成语结构

  • 作俑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就像一个作俑,被老板利用了好多年。2. 她的朋友总是把她当作俑,只在需要帮助的时候才找她。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作俑成语与陶俑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被制成陶俑,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和价值,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陶俑制作文化,以及其他与被利用或牺牲相关的成语,如牺牲、利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把小狗当作俑,用来吓唬坏人。2. 初中生:我觉得老师有时候把我们当作俑,只关心我们的成绩,而不关心我们的身心健康。3. 高中生:政府把农民工当作俑,只关心他们的劳动力,而忽视了他们的权益。4. 大学生:实习生常常被公司当作俑,只负责做一些琐碎的工作,而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