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养
拼音suí yǎng
注音ㄙㄨㄟˊ ㄧㄤˇ
繁体
基本解释
安定抚养。《周书·萧詧传》:“世乱可以图霸功,遂克己励节,树恩於百姓,务修刑政,志存绥养。”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实恐非朝廷绥养穷困之意。”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慈童》:“﹝司空 王畅 等﹞并汲饮此水,以自绥养。”
基本含义
- 指养育、培养、抚养,使人或事物得到滋养和发展。
详细解释
- 绥养是一个动词短语,由“绥”和“养”两个字组成。绥,意为安抚、平息;养,意为培养、滋养。绥养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养育、培养、抚养来使人或事物得到滋养和发展。
使用场景
- 绥养常用于描述对人或事物进行培养、教育、照顾,使其得到良好的成长和发展。可以用于描述父母对子女的培养教育,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以及组织对成员的关怀和培养等情境。
故事起源
- 《史记·周本纪》记载了一个关于绥养的故事。周文王在位时,他的儿子周公旦还是个孩子,但他非常聪明机智。周文王为了培养他的儿子,特意安排了最好的老师来指导他的学习和教育,使他得到了良好的绥养。最终,周公旦成为了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通过良好的绥养,一个人可以获得优秀的成长和发展。
成语结构
- 绥养由两个汉字组成,是一个动词短语。
例句
- 1. 父母的爱和细心绥养,使他成为了一位优秀的音乐家。2. 这个学校注重对学生的绥养,提供了丰富的课外活动和资源。3.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品德的绥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绥养”与“滋养”联系起来记忆,因为两个词语都含有养育、培养的意思。可以形象地想象一个小植物在被细心滋养的过程中茁壮成长,以帮助记忆这个词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绥养相关的成语,如“怀柔”、“抚育”等,以扩展对养育、培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妈妈每天都给我准备好营养丰富的早餐,绥养我的身体健康。2. 初中生:老师的悉心指导和绥养,让我在学习上取得了进步。3. 高中生: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课外活动,绥养我们全面发展的能力。4. 大学生:大学期间,我通过参加社团和实习,得到了很好的绥养,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