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橡皮膏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ànggāo

橡皮膏

拼音xiàng pí gāo

注音ㄒㄧㄤˋ ㄆㄧˊ ㄍㄠ

繁体

基本解释

  • ◎ 橡皮膏 xiàngpígāo
    [adhesive plaster] 用来将敷料粘在皮肤上,一面涂上胶质的布

英文翻译

  • 1.sticking plaster
    2.【医】 adhesive plaster; emplastrum adhaesivum; rubber plaster

详细解释

  • 一面涂有胶质的布条。通常用来把敷料固定在皮肤上。也称胶布。

基本含义

  • 比喻暂时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措施。

详细解释

  • 橡皮膏是一种可以暂时修复损坏物品的胶带,因此成语“橡皮膏”比喻暂时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措施。它表示虽然能够解决一时之急,但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临时性的解决办法,往往不能持久,不解决根本问题。比如,当某个问题需要长期解决,但只采取了一时的临时措施,就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故事起源

  • 成语“橡皮膏”的起源并无具体的故事,而是由橡皮膏这种物品的特性引申而来的。橡皮膏作为一种临时性修复工具,因为它的特性决定了它只能解决一时之急,无法长久使用。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例句

  • 1. 这只是个橡皮膏办法,我们还需要找到根本解决问题的方法。2. 这个方案只是个橡皮膏,只能解决眼前的问题,无法解决根本矛盾。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橡皮膏”这个成语与橡皮膏这种物品联系起来,想象橡皮膏只是暂时解决问题的办法,无法长久使用,从而记住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权宜之计”、“救急不救穷”等,这些成语也都表达了暂时解决问题的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昨天在学校跌倒了,老师给我贴了一块橡皮膏。2. 初中生:他们只是采取了橡皮膏办法,没有解决根本问题。3. 高中生:政府应该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而不是一味地依赖橡皮膏。

拆字解意

橡皮膏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