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骄狎在词典中的解释
jiāoxiá

骄狎

拼音jiāo xiá

注音ㄐㄧㄠ ㄒㄧㄚ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轻慢,不敬重。《北史·魏纪五·西魏文帝》:“侍中 高隆之 恃 勃海王 高欢 之党,骄狎公卿。”

基本含义

  • 形容人骄傲自大,放肆轻佻。

详细解释

  • 骄狎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组成的成语,骄指人自负、自满,狎指轻佻、放肆。骄狎形容一个人自以为是,傲慢无礼,不知分寸,言行轻佻放肆。

使用场景

  • 骄狎常用于贬义,形容人的态度或行为不恰当,举止放肆轻佻。可以用来形容那些自负自大、不知分寸的人,也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轻佻放肆的行为。

故事起源

  • 骄狎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形容魏武安侯魏无忌的儿子魏骄狎的放肆轻佻。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是、傲慢无礼的人。

成语结构

  • 骄狎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 1. 他一直骄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2. 她的骄狎态度让大家都感到不舒服。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骄狎”这个词拆开来记忆。骄意味着自负,狎意味着轻佻。可以想象一个人骄傲地走路,然后突然变得轻佻,滑稽地摇摆着身体,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来了解更多关于骄狎的描写和使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骄狎地大声说自己是全班第一。2. 初中生:她的骄狎态度引起了老师的不满。3. 高中生:他的骄狎举止让他失去了许多朋友。4. 大学生:他的骄狎言行让他在社交圈中声名狼藉。

拆字解意

骄狎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