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积德在词典中的解释

积德

拼音jī dé

注音ㄐㄧ ㄉ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释义]
    (动)迷信的人指为了求福而做好事(如救人苦难、救生等)。
    [构成]
    动宾式:积|德
    [例句]
    行善积德总是好事。(作主语)

近义词

  • 行善、积善

反义词

  • 积恶

英文翻译

  • 1.accumulate virtue

详细解释

  • ◎ 积德 jīdé
    [do good deeds;be given to kindness and charity] 为求福而做好事(迷信)
    积德行善
    (1).积累的仁政或善行。《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民,至于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积德!”《红楼梦》第一二○回:“寧可咱们家出一位佛爷,倒是老爷太太的积德。”
    (2).指积累仁政或善行。《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 晋 潘岳 《西征赋》:“庶人子来,神降之吉;积德延祚,莫二其一。” 老舍 《茶馆》第一幕:“ 常二爷 ,您是积德行好,赏给她们面吃!”
    (3).指德行高尚的人。《国语·晋语七》:“毕故刑,赦囚繫,宥閒罪,荐积德。” 韦昭 注:“荐,进也;积德之士进用之。”

基本含义

  • 积累善行,积攒德行。

详细解释

  • 积德是指通过长期的善行积累,积攒德行。它强调了做好事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不断地做善事,积累善行,可以获得好的结果。积德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使用场景

  • 积德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例如教育、社会活动、职场等。在教育领域,可以用来教育学生要做好事、积累善行;在社会活动中,可以用来呼吁人们多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做贡献;在职场中,可以用来提醒员工要努力工作、积攒好的业绩。

故事起源

  • 积德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认为通过长期的善行积累,可以获得好的报应。积德这个成语就是儒家思想的体现,它表达了人们应该通过善行来积累善果的观念。

成语结构

  • 积德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积”和“德”两个字组成。其中,“积”表示积累、积攒的意思,“德”表示善行、德行的意思。

例句

  • 1. 做好事不图回报,只是为了积德。2. 积德行善,必有好报。3. 他平时积德多,所以在困难时得到了帮助。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积德这个成语:1. 将“积德”这个成语拆分为两个字,“积”和“德”,并理解它们的意思。2. 想象自己在不断地做好事、积累善行,从而获得好的结果的场景。3. 创造一句与积德相关的个人经历,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积德相关的成语和诗词,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一些与积德相关的成语包括“行善积德”、“积善成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会帮妈妈做家务,这样我就能积德了。2. 初中生:我们班组织了一次义卖活动,大家积极参与,为慈善机构积德。3. 高中生:我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活动,希望通过服务社区的行动来积德。4. 大学生:我计划在毕业后去偏远地区支教,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积德。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积德”这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