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掇醍在词典中的解释
duō

掇醍

拼音duō tí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得到醍醐灌顶。谓受教而觉悟。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太真借饟》:“分明我堕久迷津,掇醍今朝愿随鞭凳。”

基本含义

  • 指用手掬取醍醐,比喻掌握事物的精华。

详细解释

  • 掇醍是一个古代成语,由“掇”和“醍”两个字组成。掇指用手拿取,醍指牛奶上浮的黄色油脂。这个成语比喻掌握事物的精华,抓住重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理解事物的本质,具有深入思考和洞察力的能力。也可以用于形容学习方法或技巧,指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关键的、有用的部分。

故事起源

  • 《新唐书·经籍志》中有一则故事,说唐朝时期,有位叫王毂的大臣,他年轻时曾在家中看到一只牛在喝水时,牛奶上浮的黄色油脂,他用手掬取并尝了尝,觉得味道鲜美。后来他成为一位贤臣,能够掌握国家大事的精华,因而被人们称之为“掇醍王毂”。这个故事源于古代,成为了形容聪明智慧的成语。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由动词“掇”和名词“醍”组成。

例句

  • 1. 他在复杂的问题中掇醍,很快找到了解决的办法。2. 这位教授非常擅长掇醍,总能够抓住问题的关键。3. 学习要善于掇醍,不要被琐碎的细节所迷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掇醍”与抓住黄色油脂的动作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将“掇醍”和“掌握精华”这个意思进行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掌握精华、抓住重点相关的成语,如“探骊得珠”、“抓住重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讲解得很好,我掇醍了这个知识点。初中生:阅读文章时,要学会掇醍重点,不要被琐碎的细节所干扰。高中生:他的分析能力很强,总能够掇醍问题的核心。大学生: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掇醍,抓住关键的知识点。

拆字解意

掇醍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