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说不可
拼音fēi shuō bù kě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非说不可 -简介
《非说不可》是江苏广电总台著名主持人孟非的文集,也是他继自己的第一本书《就说这么多》之后的又一作品,该书在2011年5月初的江苏国际书展上首次亮相并深受好评。
2011年6月7日,孟非至凤凰国际书城的广场进行新书稿酬捐赠仪式。
图书目录
001 /我为什么开博客
003 /意淫的快感
006 /“恩准的发声?只能造就“沉默的大多数”
009 /新版记者证到底哪里新?
012 /自取其辱的“文化差异论”
015 /纪念南京解放
019 /“讲大话的中国人”
内容摘录
后 记
好像是本书就该有个序。找谁写呢?想来想去也没认识一些拿得出手的大人物,即便认识的,也没熟到开得了这个口。开得了口的朋友大多又文化偏低,难得有像黄菡这样又熟悉,还有文化的,可是七年前已经逼人夸过自己一回了,再一次也确实为难人家了。索性自己写个后记吧。
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特别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我结束了九年的《南京零距离》新闻主播的生涯。因为熟人介绍不好意思拒绝,2004年出了第一本评论集《就说这么多》。第二次邀我出书的是去年下半年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张婧妤小姐。这一次我答应得比上一次爽快了一些,一部分原因是联系我的编辑张婧妤小姐是我的重庆老乡,也是一位难得的才女,更重要的原因是开头我说到的——九年新闻主播生涯的结束,能不能给社会、给公众留下一点什么,我不敢奢望,但总该给自己有点交代吧。
这本东西收录的是从2009年初我开博客以来的一些新闻时评,因为再早一些的东西都没有很好地保存和整理,怕给出版社的编辑增加麻烦,就选这么多吧。想到时评类的东西保鲜期最短,也最容易在若干年后偶然翻看时让自己脸红,所以恳请出版社答应我,不搞签售、发布会之类的事情。大多数的所谓名人出的书,如果不搞签售之类活动基本上是没人买的,所以南京大学出版社能答应我的要求,我很感谢。
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江苏的观众九年来对我的支持,当我基本上离开的新闻岗位后他们仍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也要感谢全国的观众对一个改行的主持?的宽容,谢谢你们!
孟非 2011年春
写作意义
新书用来纪念自己“转型”
2004年,孟非出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就说这么多》,集结了他在主持《南京零距离》时不少读报的草稿。而这本新书《非说不可》则多少有些纪念的意味。用孟非自己在《后记》中的话来说,“这一次出书我答应的比上一次要爽快了一些。2010年对我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我结束了9年的《南京零距离》新闻主播生涯。总该给自己有点交代。感谢江苏的观众9年来对我的支持,当我基本上离开新闻岗位后,他们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也要感谢全国观众对一个改行主持人的宽容。”
据悉,《非说不可》也是一本评论集,收录的是孟非2009年初开博客以来一些新闻时评。孟非出书的消息,也一度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孟非曾在自己的博客中表示不知道新书用什么名字好,想让网友一起来出谋划策。而短短的时间内,就有数万网友献计献策。据本书编辑南大出版社的张婧妤告诉记者,“《非说不可》这个名字,也是我们最早确定的名字之一,而且许多读者也都比较支持这个名字。”
基本含义
- 表示某件事情必须说出来或必须做,不能不说或不做。
详细解释
- 非说不可是由“非”、“说”、“不”和“可”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非”表示不能,是否定的意思;“说”表示说话;“不”表示否定;“可”表示可以。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不说,表示某件事情必须说出来或必须做,不能不说或不做。
使用场景
- 非说不可通常用于强调必须说出来的事情,表示非常重要或必要的事情。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工作、学习、家庭等。
故事起源
- 非说不可的故事起源不详,但在古代的文献中已经出现过类似的表达方式。这个成语的出现可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由于某些重要事情没有及时说出来,导致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误会,所以形成了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 四个字的成语,由“非”、“说”、“不”和“可”组成。
例句
- 1. 这个问题很重要,非说不可。2. 我们必须及时告诉他,非说不可。3. 这件事情关系到大家的利益,非说不可。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非说不可的四个字分开记忆,然后再联想它们的意思。例如,“非”可以联想为否定的意思,表示不能;“说”可以联想为说话;“不”可以联想为否定;“可”可以联想为可以。通过将这些关键字联想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非说不可的意思。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必须如此”、“不得不说”等,扩大对于表达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的作业太多了,非说不可了!2. 初中生:老师布置了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非说不可。3. 高中生: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们的未来,非说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