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东河在词典中的解释
dōng

东河

拼音dōng hé

注音ㄉㄨㄙ ㄏ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 (1). 战国 秦 汉 时, 黄河 自今 河南 武陟县 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称 东河 。与 晋 陕 间北南流向一段称 西河 相对。《礼记·王制》:“自 东河 至於 东海 ,千里而遥。” 郑玄 注:“ 徐州 域。”《礼记·王制》:“自 东河 至於 西河 ,千里而近。” 郑玄 注:“亦 冀州 域。”《史记·夏本纪》“ 禹 行自 冀州 始” 唐 张守节 正义:“ 黄河 自 胜州 东,直南至 华阴 ,即东至 怀州 南,又东北至 平州 碣石山 入海也。 东河 之西, 西河 之东, 南河 之北,皆 冀州 也。”参见“ 两河 ”。
    (2). 清 雍正 七年(1729年)改河道副总督为 河南 山东 河道总督(通称河东河道总督),专司 河南 山东 两省境内 黄河 、 运河 等的防治事宜。其所管辖的诸河流统称“东河”。参阅《清史稿·职官志三·总督》。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思想、行为等与他人完全不同,无法理解或接受。

详细解释

  • 东河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庄子·逍遥游》一文中的故事。故事中,庄子和他的朋友齐物论道。庄子说:“我有一条大河,其名为东河,流水奔流不止,无日无夜。鱼儿生于其中,乐于其中,死于其中,乐于其中。我与汝同游于其中,而汝不能乐,何也?”庄子的朋友回答说:“我所以不能乐者,是以我不能知东河之所以乐也。”庄子以此来比喻人与人之间思想、行为的差异,以及无法理解或接受对方的观点。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思想、行为等与他人完全不同,无法理解或接受的情况。可以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分歧、观念冲突等。

故事起源

  • 东河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庄子·逍遥游》一文。庄子通过东河的比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思想差异的无法理解和接受。

成语结构

  • 东河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东”和“河”。

例句

  • 1. 他的想法太奇怪了,简直像是来自东河。2. 这个问题让他们产生了东河般的争议。3. 他对我的看法完全是来自东河的。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成语“东河”与差异、分歧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形象地想象成两个人站在东河两岸,彼此之间的思想和行为完全不同,无法理解或接受对方。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思想差异、观念冲突相关的成语,如“异曲同工”、“南辕北辙”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兴趣爱好和我完全不同,我们就像是来自东河的人。2. 初中生:老师的教育观念和我们的思想有时候就像是来自东河。3. 高中生:我们班上有些同学的行为和我们完全不同,简直就像是来自东河的人。

拆字解意

东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