磔砾
拼音zhé lì
注音ㄓㄜˊ ㄌ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形容道路多石,高低不平。 王西彦 《病人》:“校舍就散落在沿山脚一带,由一条磔砾不平的公路和几辆破旧不堪的汽车,维持着和城里的交通。” 王西彦 《乡下朋友》:“尤其是乡下路狭,磔砾不平,刀刺般凸出的砂石,在猛烈的阳光之下,熠熠发光。”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品行卑劣,道德败坏。
详细解释
- 磔砾,原为动词,意为剥去石头的皮,引申为揭露人的丑恶行为。后来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人品行卑劣,道德败坏,多指坏人恶棍。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行为不端、品行卑劣的人。可以用于谴责、批评或讽刺某人的恶行。
故事起源
- 磔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在古代,剥去石头的皮是一种残酷的刑罚,用来惩罚那些犯下重罪的人。后来,这个词汇引申为揭露人的丑恶行为,成为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品行卑劣,道德败坏。
成语结构
- 磔砾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磔”和宾语“砾”组成。
例句
- 1. 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真是个磔砾之徒。2. 这个人一直隐藏在幕后,暗地里做了许多坏事,真是个磔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剥去石头的皮,暴露出他丑恶的本性,从而形容他的品行卑劣,道德败坏。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道德和品行有关的成语,如“败类”、“败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欺负同学,真是个磔砾。2. 初中生:他偷了同学的钱包,真是个磔砾之徒。3. 高中生:他为了升职不择手段,真是个磔砾。4. 大学生:他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真是个磔砾。5. 成年人:他背叛朋友,真是个磔砾不可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