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捐放在词典中的解释
juānfàng

捐放

拼音juān fàng

注音ㄐㄨㄢ ㄈ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弃逐;抛弃。《孔丛子·儒服》:“昔君子之於酒食,有啐尝之义,无捐放之道。假其可食,上下何择,假令不洁,其下滋甚。”《三国志·蜀志·法正传》:“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於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餘忠。”

基本含义

  • 捐赠或放弃财物,表达出慷慨解囊、舍己为人的精神。

详细解释

  • 捐放是一个由“捐”和“放”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捐指捐赠、奉献,放指放弃、舍弃。捐放的基本含义是指舍弃自己的财物,慷慨解囊地捐赠给他人或公益事业,表达出慷慨助人、舍己为人的精神。

使用场景

  • 捐放常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慷慨解囊、捐赠财物的行为。可以用于表扬、赞美他人的慷慨大方,也可以用于自我要求、勉励自己要多做善事、帮助他人。在公益活动、慈善机构、志愿者组织等场合中,捐放的精神被广泛倡导和赞美。

故事起源

  • 捐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荀子·劝学》。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位名叫孟敬子的人,他非常慷慨大方,经常捐赠财物帮助他人。一次,孟敬子听说有人需要钱财治病,他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全部财产都捐赠了出来。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表达慷慨解囊、舍己为人的象征。

成语结构

  • 捐放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捐”和“放”组成。其中,“捐”是动词,表示捐赠、奉献;“放”是动词,表示放弃、舍弃。

例句

  • 1. 他经常捐放财物帮助有困难的人。2. 我们应该学习孟敬子的精神,多做善事,积极捐放。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位慷慨大方的人,将手中的财物全部放在捐赠箱中,表达出他慷慨解囊、捐赠财物的精神。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慷慨解囊”、“舍己为人”等,来扩大对慷慨助人精神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捐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 初中生:看到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我决定捐放一部分零花钱给他们。3. 高中生: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懂得捐放,多参与公益活动,回报社会。

拆字解意

捐放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