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染
拼音xiāng sī rǎn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相思染》-歌曲介绍
《相思染》是一首中国民乐跟葡萄牙音乐结合的歌曲,由德国作曲家老锣作曲,中国歌唱家龚琳娜作词并演唱。这首歌以相思为主题,融会中葡两国音乐元素,曲调凄婉而富于变幻,浸染相思的愁苦。歌曲选用吉他和中国的传统乐器笙作为音乐伴奏,中西两种乐器所演奏出的美妙音律相互交织,既与歌曲的主题相得益彰,更别具一番独特的韵味。
2010年6月7日,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世博文化中心音乐俱乐部举办了“相思染——安东尼奥·齐诺与龚琳娜音乐会”,旨在表现中葡两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关系。音乐会上葡萄牙国宝级吉他演奏家Antonio Chainho与中国著名民族歌唱家龚琳娜联袂主演,龚琳娜演唱了音乐会主题曲《相思染》。通过二人默契的合作,展现两国音乐传统和谐与统一的方面。
在上海世博会的演出之后,龚琳娜与安东尼奥·齐诺先后在北京、深圳以及澳门等地举办了“民歌传奇”音乐会。龚琳娜与葡萄牙法朵女歌手伊莎贝拉合唱《相思染》,伊莎贝拉为这首歌填入了葡萄牙语歌词。两位歌者联袂倾情演唱,或从颜色感受相思之爱,或从爱染出相思的色彩。
歌词
作词:龚琳娜
春初早被相思染,缘愁似个长。心已伤,泪流干,黑发百千丈。只是一去不复还,一段情,两颗心,一生一世在一起。爱,不易魂,不离情。相思染,绿林小溪;相思染,沧桑大地;相思染,你我的心;相思染,天下一场血泪雨。
春初早被相思染,缘愁似个长。心已伤,泪流干,黑发百千丈。只是一去不复还,离别后,独自愁,一生一世不分离。爱,不易魂,不离情。相思染,天地转,不变的情感;相思染,日月换,夜夜悲伤;相思染,断愁肠,死死向往;相思染,灵魂欲望,生还。
作者简介
作词、演唱:龚琳娜
龚琳娜,女高音歌唱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活跃在当代世界音乐舞台。2000年荣获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专业组银奖。代表作有《斑竹泪》、《孔雀飞来》、《走西口》、《忐忑》、《走生命的路》、《夜雪》、《相思染》等。龚琳娜二十七岁之前,是好学生、乖乖女,获得无数赞誉与奖项。之后,拒绝晚会假唱,辞掉乐团独唱的工作,开始探索新艺术,在欧洲演绎中国新艺术歌曲。不断创新发展中国歌曲的演唱是其艺术理想。2010年8月发起“声音行动”,用她独特的训练方法,试图打破中国民族声乐“千人一声”的局面。
作曲:老锣
老锣(Robert Zallitsch)是一位致力于中国新艺术音乐创作的德国作曲家。1966年出生于德国慕尼黑。十岁学习巴伐利亚民间乐器Zither,并开始即兴演奏。1993年毕业于柏林音乐学院,后求学于上海音乐学院,1994年开始到西藏、内蒙、甘肃等地采风,1995年在德国从事以亚洲音乐为根的新音乐创作,成为欧洲艺术环境里以中国音乐创作见长并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作曲家。
歌曲赏析
《相思染》是一首具有中国传统民歌韵味又散发独特艺术气息的歌曲。这首歌忧伤的旋律里舞动着相思的音符,真挚的歌词中涌动出对爱的守望。歌声所呈现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画面,复杂的思绪在其中如风一般飞转。歌曲的意境凄美而又绚烂,悲伤而不绝望,仿佛是一团爱的火焰幻化成炽烈的浓浓思恋。
龚琳娜以她那清澈而富有张力的嗓音与对歌曲意境的深刻把握,将《相思染》演唱得唯美动听,深深打动人心。
基本含义
- 形容思念之情深沉,无法忘怀。
详细解释
- 相思染是由“相思”和“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其中,“相思”指的是互相思念,心意相通;“染”指的是沾染、感染。相思染用来形容思念之情非常深沉,无法摆脱。
使用场景
- 相思染通常用于描述两个人之间的深情厚意,表达思念之情难以割舍。可以用在表达爱情、友情、亲情等方面的场景中。
故事起源
- 相思染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文学家杨万里。杨万里是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曾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句:“相思相望相思染,相思相望不能言。”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后来人们将“相思染”这个词语从中提取出来,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成语。
成语结构
- 相思染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结构。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相思染之情,已经持续了好几年。2. 距离不能阻挡他们之间的相思染,他们依然保持着深厚的感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相思”、“染”这两个词的含义进行联想记忆。想象两个人相互思念的情景,以及这种思念之情无法摆脱的感觉,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你可以学习更多与情感和思念相关的成语,例如“相濡以沫”、“情深意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之间有着相思染般的友谊,无论在哪里都会想念对方。2. 初中生:他们之间的相思染之情,就像电影里的浪漫爱情故事一样,让人感动。3. 高中生:离别之后,我们之间的相思染让我无法忘怀,每天都在思念着他。4. 大学生及以上:即使时光荏苒,我们之间的相思染依然如初,无法割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