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主动荡饵在词典中的解释
zhǔdòngdàngěr

主动荡饵

拼音zhǔ dòng dàng ěr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 主动荡饵zhǔ dòng dàng ěr

    也称为主动逗鱼。是一种把诱鱼动作同抛竿后压线拉漂送漂定位动作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钓底时使用的主动诱鱼方法。*作方式为:当抛竿后钓饵、浮漂入水后,先不压线拉竿,待浮漂站立并下沉到接近于到位之前,轻压线向后拉动浮漂(以示标尖不被完全拉入水中为原则),再快速前推钓竿,让浮漂再次浮出水面后再一次下沉到位。使用得当的主动荡饵,会使钓饵在快接近水底时再一次被轻轻拉起,成波浪式下沉,如果窝内有鱼,会被这个动态饵所吸引,追过去就是一口,这时浮漂就会出现次降讯语言。但这种主动荡饵方法只适用于认逗的鱼。如果鱼不认逗,连续主动荡饵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后果。如果用对了鱼情,会收到奇效。

基本含义

  • 主动出击,主动引诱对方上钩。

详细解释

  • 主动荡饵是指主动出击,主动引诱对方上钩。比喻采取主动的行动,以期望对方上当受骗或中计。

使用场景

  • 主动荡饵常用于形容在战争、竞争、谈判或交往等情境中,通过巧妙的策略主动引诱对方上当或中计的行为。

故事起源

  • 主动荡饵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魏策》。故事中,魏国的将军韩信在一次战争中,主动将自己的军队伪装成弱小的样子,然后引诱敌人主动进攻,最终成功地击败了敌人。这个故事成为了主动荡饵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 主动荡饵是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主动”表示主动出击,主动引诱,而“荡饵”表示引诱对方上钩。

例句

  • 1. 在商业竞争中,我们需要学会主动荡饵,才能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2. 这个政治家善于运用主动荡饵的策略,在选举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主动荡饵”这个成语与鱼钓进行联想。主动荡饵就像是钓鱼时,主动摇动鱼饵,引诱鱼儿上钩一样。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主动荡饵的故事和相关的成语,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策略、竞争等相关的成语,如“以逸待劳”,“出奇制胜”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游戏中主动荡饵,成功地引诱了对手。2. 初中生:为了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我们需要学会主动荡饵,让对手措手不及。3. 高中生:在面试中,我主动荡饵,通过提出有深度的问题来展示自己的能力。4.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我们需要善于主动荡饵,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拆字解意

主动荡饵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