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抖
拼音fā dǒu
注音ㄈㄚ ㄉㄡˇ
繁体
基本解释
[释义]
(动)由于害怕、生气或受到寒冷等原因而身体颤动。
[构成]
动宾式:发|抖
[例句]
身体发抖。(作谓语)
[同义]
颤抖、颤栗、哆嗦
近义词
颤抖、哆嗦、抖动、颤栗、震颤、战栗、颤动、震动、股栗
英文翻译
1.shiver; shake; quiver; tremble
详细解释
◎ 发抖 fādǒu
[shiver;shake;tremble] 因恐惧、生气、寒冷等原因而身体颤抖
冷得发抖
由于寒冷、害怕、气愤、高兴、激动等引起的身体颤动。《说岳全传》第十八回:“猛然刮起大风,连日不止,甚是寒冷。番营中俱穿皮袄,尚挡不住;那 宋 兵越发冻得个个发抖。”《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冷时便浑身发抖,热时便汗流浹背。” 茅盾 《子夜》十九:“一阵怒火像乱箭一般直攒心头, 吴荪甫 全身都发抖了。”
基本含义
- 因恐惧、紧张、寒冷等原因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
详细解释
- 指人在面对恐惧、紧张、寒冷等情况下,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形容内心恐惧不安、极度紧张的状态。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在面临紧张、恐惧、寒冷等情况下出现的身体颤抖现象。适用于描述人在面对考试、面试、演讲、遇到危险等紧张情况时的状态。
故事起源
- 该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叫做万俟咏的人,他在考试时非常紧张,整个人都开始发抖。后来,人们就用“发抖”来形容人在紧张恐惧的情况下出现的颤抖现象。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当他听到那个可怕的声音时,他不由自主地发抖了起来。2. 面对那么多人的注视,他感到非常紧张,整个人都开始发抖。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冷”、“紧张”、“恐惧”等词语进行联想记忆。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天气里或者面对恐惧的情境下,身体开始颤抖。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发抖”相关的成语,如“心惊胆战”、“战战兢兢”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看到大狗突然冲过来,小明吓得发抖了。2. 小学生:我在台上演讲时,紧张得全身发抖。3. 初中生:我在考试前特别紧张,手都开始发抖了。4. 高中生:在面试时,我感到非常紧张,整个人都开始发抖。5. 大学生:当我听到那个可怕的故事时,我不由自主地发抖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