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简
拼音biān jiǎn
注音ㄅㄧㄢ ㄐㄧㄢˇ
繁体
基本解释
鞭和简。古代兵器。 明 无名氏 《精忠记·猾虏》:“谁人及得俺武艺,不论鞭简与挝搥,毡帐里綑牛蹄。” 明 朱有燉 《豹子和尚自还俗》:“若説我鬭鞭简偏能使,论枪剑诸般会。”
基本含义
- 指用鞭子轻轻地抽打简牍,比喻进行轻微的批评或责备。
详细解释
- 鞭简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其中,“鞭”是指用鞭子抽打,表示批评或责备;“简”是指简牍,表示文书或文件。成语的意思是用鞭子轻轻地抽打简牍,比喻进行轻微的批评或责备。这种批评或责备是以温和的方式进行的,不会过于严厉或伤害到对方的感情。
使用场景
- 鞭简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在批评或责备他人时采取温和的方式,避免伤害对方的感情。它常常用于职场、学校或家庭等场景中,用来形容领导、老师或家长对下属、学生或子女进行轻微的批评或责备的情况。
故事起源
- 鞭简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董卓传》中。故事中,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他非常残暴和专横。有一次,董卓的属下李傕在给他写信时,不小心犯了一个错误。董卓并没有像他平时对待别人那样严厉地责备李傕,而是用鞭子轻轻地抽打了一下李傕的简牍,然后批评了他一番。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成语“鞭简”的来源。
成语结构
- 鞭简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老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了鞭简,希望他们能够改正。2. 领导对员工的疏忽进行了鞭简,提醒他们要更加注意工作细节。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鞭”字和“简”字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用鞭子轻轻地抽打着一本简牍,表示进行轻微的批评或责备的场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多次重复这个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批评、责备相关的成语,例如“指桑骂槐”、“一语中的”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进行了鞭简,提醒我们要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班主任对我们的纪律问题进行了鞭简,希望我们能够改正错误。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考试成绩进行了鞭简,鼓励我们要更加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