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香
拼音yá xiāng
注音ㄧㄚˊ ㄒㄧㄤ
繁体
基本解释
香名。角香的俗称。 唐 王建 《宫词》之八五:“窗窗户户院相当,总有珠帘玳瑁牀。虽道君王不来宿,帐中长是炷衙香。”衙,一本作“ 牙 ”。参阅 明 屠隆 《考槃馀事》卷三。
基本含义
- 指官员的威风和权势。
详细解释
- 衙香一词源自古代官府中燃烧的香炉,衙香的香味常常让人感到庄重和威严。因此,衙香成语用来形容官员的威风和权势,指官府的威严和官员的威风。
使用场景
- 衙香一词常用于形容官员的威风和权势,可以用于描述官场上的氛围和官员的风采。也可用于讽刺或批评官员的威风过重或滥用权势。
故事起源
- 衙香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中,有一个官员因为威风凛凛,权势滔天,所以被称为“衙香”。后来,这个词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成为形容官员权势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衙香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这位官员虽然刚上任,但已经展现出了衙香的气势。2. 这个官府的衙香太重了,完全不顾民众的利益。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衙香的形状与官员的威风和权势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官员脸上带着威严的表情,身上散发出庄重的气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衙香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官员、政府、权力有关的成语,例如“官逼民反”、“官官相护”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个老师,虽然没有衙香,但他很厉害。初中生:这位校长一上任就展现出了衙香的气势。高中生:政府的官员应该注重为民众谋福利,而不是追求衙香的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