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毛团
拼音pō máo tuán
注音ㄆㄛ ㄇㄠˊ ㄊㄨㄢˊ
繁体
基本解释
詈词。犹畜生。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四折:“则被那泼毛团叫的悽楚人也。” 元 陈以仁 《存孝打虎》第二折:“原来是你这泼毛团吃了这羊。”
基本含义
- 形容人或事物粗鲁、莽撞、不懂礼貌的样子。
详细解释
- 泼毛团是一个由“泼”、“毛”和“团”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泼”指的是水花四溅,形容人行为粗鲁、莽撞;“毛”指的是粗糙不细腻,形容人态度粗暴、不细致;“团”指的是一团混乱,形容人或事物没有秩序、杂乱无章。泼毛团整体意味着人或事物的行为粗鲁、莽撞、不懂礼貌的样子。
使用场景
- 泼毛团一词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粗鲁、莽撞。例如,当一个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顾他人感受时,可以用泼毛团来形容他的行为。此外,也可以用泼毛团来形容事物的杂乱、没有秩序的状态。
故事起源
- 泼毛团的起源并无具体的故事,但它的意义和形象相对明确,源于对人或事物行为粗鲁、莽撞、不懂礼貌的描绘。
成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的举止粗鲁莽撞,简直就是一个泼毛团。2. 这个房间乱得像个泼毛团,一点都找不到东西。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泼毛团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莽撞地把一团乱糟糟的毛球泼向周围,形象地表达了泼毛团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粗鲁、莽撞相关的成语来扩展对泼毛团的理解,如“粗鄙无礼”、“蛮不讲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一点也不懂得礼貌,就像一个泼毛团一样。2. 初中生:他的行为粗鲁莽撞,简直就是一个泼毛团。3. 高中生:那个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完全是个泼毛团。4. 大学生:这个宿舍乱得像个泼毛团,一点都找不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