蝤蛴
拼音qiú qí
注音ㄑㄧㄡˊ ㄑ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蝤蛴 qiúqí
(1) [lonicorn's larva] 天牛的幼虫。天牛科。黄白色,身长足短,呈圆筒形。蛀食树木枝干,是森林、桑树和果树的主要害虫。借以比喻妇女脖颈之美
(2) 又如:蝤蚓(蝤蛴与蚯蚓);蝤蛴项,蝤蛴颈(即蝤蛴领);蝤蛴领(比喻女子洁白丰润的颈项)
英文翻译
1.[书] longicorn's larva
详细解释
蝎虫。天牛的幼虫。色白身长。多比喻美女之颈。《诗·卫风·硕人》:“领如蝤蠐。” 毛 传:“蝤蠐,蝎虫也。”《埤雅·释虫》:“盖蝤蠐之体有丰洁且白者,故《诗》以况 庄姜 之领,《七辩》曰:‘蝤蠐之领阿那宜顾’是也。” 清 孙枝蔚 《贞女诗》:“芙蓉为女颜,蝤蠐为女领。不如古松栢,为女性所秉。”
基本含义
- 指小蝌蚪。比喻年幼或没有经验的人。
详细解释
- 蝤蛴是蚯蚓的幼虫,外形像蚯蚓但较小。这个成语比喻年幼或没有经验的人,形容其幼稚或不成熟。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年轻人或新手在某个领域缺乏经验,需要努力学习和成长。
故事起源
- 蝤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故事中,愚公为了矫正大自然的不公,决定移山。有人嘲笑他的愚蠢,但愚公却说:“蚯蚓之子,无限也。”意思是蚯蚓的孩子虽小,但有无限的潜力。后来,这个故事成为了形容人们努力不懈的精神风貌的象征,而“蝤蛴”也因此成为了形容年轻人或新手的成语。
成语结构
- 蝤蛴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年轻,但不是个蝤蛴,很有经验。2. 这个项目需要经验丰富的人,不适合蝤蛴参与。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蝤蛴”与蚯蚓的幼虫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小小的蝌蚪,代表年幼或没有经验的人。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蝤蛴”相关的成语,例如“蝉蜕”、“稚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蝤蛴,还需要多学习才能变成大人。2. 初中生:我们是一群蝤蛴,但只要努力,就能成为优秀的学生。3. 高中生:虽然我们是蝤蛴,但我们有无限的潜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不再是蝤蛴,而是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和责任。5. 成年人:即使我们已经成年,但有时候也会感觉自己像个蝤蛴,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