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砚
拼音bǐ yàn
注音ㄅㄧˇ ㄧ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笔研 ”。1.笔和砚。泛指文具。《三国志·魏志·后妃传》“ 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年九岁,喜书,视字輒识,数用诸兄笔砚。”《世说新语·方正》“ 夏侯玄 ”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护军 曹爽 诛,徵为太常,内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笔研。”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秤等,经卷鍼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太仓上书事》:“时举朝失色,无敢与笔砚者。”
(2).指文墨书写之事。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犹以书工,崎嶇碑碣之间,辛苦笔砚之役。”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岳州》:“苦心笔砚二十餘年,偕计而试者,亦仅十年,心破魂断,以望斯举,今復无名,岂不终无成乎?” 宋 刘攽 《遣闷》诗之一:“若能全疗诗书癖,用底聊均笔砚劳。”
基本含义
- 指写作、学习的工具,也表示学习、进修。
详细解释
- 笔砚是由“笔”和“砚”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在古代,笔和砚是学习和写作的必备工具。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专心致志地学习或创作。
使用场景
- 当形容某人勤奋好学,专注于学习或创作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勤奋学习。
故事起源
- 关于笔砚的故事源于南朝宋代的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叫袁宏的学生,非常勤奋好学,他每天早上醒来都会先摸摸自己的笔和砚台,表示他对学习的热爱和专注。后来,人们就用“笔砚”来形容勤奋好学的人。
成语结构
- 名词+名词
例句
- 1. 他是一个真正的笔砚,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学习。2. 她是一位勤奋的笔砚,总是坚持不懈地追求知识。
记忆技巧
- 可以想象自己每天早上醒来时,第一件事就是摸一摸自己的笔和砚台,表示对学习的热爱和专注。
延伸学习
- 你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古代的笔和砚的知识,包括它们的制作方法、用途等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努力学习,希望成为一名笔砚。2. 初中生:他是班里最勤奋的学生,真是个笔砚。3. 高中生:我希望通过考试考得好,成为一名真正的笔砚。4. 大学生:他是个很有才华的学生,不愧是一位笔砚。5. 研究生:我每天都花很多时间研究,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笔砚。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笔砚”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