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质体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ì

质体

拼音zhì tǐ

注音ㄓㄧˋ ㄊ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体质;形体。 明 宋濂 《危孝子传》:“然质体尩弱,不胜负任之苦。”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字者,物之质体也;文者,人之心思也。”

英文翻译

  • 1.(胞质遗传体) plasmid; plastid; plasto-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的实质或本质。

详细解释

  • 质体是由“质”和“体”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质指事物的实质、本质,体指物体的形体、实体。质体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形态。

使用场景

  • 质体常用于描述事物的本质和形态,强调事物的真实性和实质性。可以用于讨论科学、哲学、艺术等领域的问题,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描述事物的本质特征。

故事起源

  • 质体一词最早出现在《礼记·曲礼上》中。在古代儒家经典《礼记》中,曲礼是指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仪形式。曲礼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质体”,即祭祀者将祭品摆放整齐,展示出祭品的真实本质和形态。后来,质体这个词逐渐引申为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形态。

成语结构

  • 质体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他的演讲深入浅出,抓住了问题的质体。2. 这幅画虽然简单,但却能够表达出事物的质体。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质体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实体物体,如一块石头,它的形状和质地展示出它的真实本质。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质朴、质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只小猫的质体很可爱。2. 初中生:这个问题的质体是什么?3. 高中生:通过观察质体,我们可以了解事物的本质特征。4. 大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深入探究事物的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