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咎慝在词典中的解释
jiù

咎慝

拼音jiù tè

注音ㄐㄧㄨˋ ㄊ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 灾祸。《汉书·叙传下》:“﹝ 张汤 ﹞既成宠禄,亦罗咎慝。” 晋 陆云 《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频顣厄运,载离咎慝。”

基本含义

  • 指恶行、罪恶。

详细解释

  • 咎慝意为恶行、罪恶之事。咎指过失、过错,慝指恶行、罪恶。这个成语形容人的恶行或罪过。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的恶行、罪恶之事。可以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作恶多端的人。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当时,晋国有一位叫咎犯的大臣,他因为奸邪而被罢免。咎犯在失去权力后,心生怨恨,便设计陷害了一位名叫慝育的贤臣。慝育被冤枉并最终被处死。后来,人们用“咎慝”这个成语来形容恶行、罪恶之事。

成语结构

  • 咎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咎”和“慝”分别表示过失、过错和恶行、罪恶。

例句

  • 1. 他犯下了种种咎慝,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2. 这个人心地邪恶,经常做一些咎慝之事。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咎慝”与恶行、罪恶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因为恶行而受到咎责,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类似的成语,如“罪恶滔天”、“恶有恶报”等,以扩展对于恶行、罪恶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偷了同学的铅笔盒,真是咎慝之徒。2. 初中生:那个学生欺负弱小的同学,做了很多咎慝之事。3. 高中生:他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堪称咎慝的化身。

拆字解意

咎慝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