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衔戢在词典中的解释
xián

衔戢

拼音xián jí

注音ㄒㄧㄢˊ ㄐ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谓敛藏于心,表示衷心感激。 晋 陶潜 《乞食》诗:“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貽。” 明 归有光 《与余同麓太史书》:“及两辱手教,衔戢殊深。”

基本含义

  • 指哀悼、悲痛之情。

详细解释

  • 成语“衔戢”源自《左传·襄公十一年》:“昭公戎服而衔戢。”戢,古代带在腰间的一种武器。衔戢原指带着武器,表示哀悼战争中的死者。后来,衔戢逐渐引申为悲痛、哀悼之情。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对逝者的哀悼、悲痛之情。可以用于描述对亲友去世、国家英雄逝世等情况下的悲伤和哀悼。

故事起源

  • 《左传》是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其中的“衔戢”一词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一年》的记载,描述了昭公为了哀悼战争中的死者而带着戎服和武器。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衔和戢。

例句

  • 1. 听到他的去世消息,大家都感到非常悲痛,纷纷衔戢。2. 在追悼会上,人们佩戴着衔戢,表达对逝者的哀思。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衔戢”与“哀痛”联想起来,因为衔戢意味着哀痛和悲伤。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表达哀悼、悲痛情感的成语,如“泣如雨下”、“悲从中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听到小狗去世的消息,小明衔戢地说:“它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会想念它的。”2. 初中生:在纪念碑前,学生们戴着衔戢,默默地向先烈们致敬。3. 高中生:面对母校校长的离世,全校师生衔戢,心中充满悲痛和感慨。

拆字解意

衔戢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