髫稚
拼音tiáo zhì
注音ㄊㄧㄠˊ ㄓ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 髫穉 ”。幼年;儿童。 宋 刘克庄 《上巳与二客游水月洞》诗:“高吟杂《骚》《选》,序酌逮髫穉。” 宋 蔡絛 《西清诗话·非稚语》:“ 鲁直 少警悟,八岁能作诗。送人赴举云:‘送君归去明主前,若问旧时 黄庭坚 ,謫在人间今八年。’此似非髫稚语矣。” 明 宋濂 《故茶陵贞母陈夫人谭氏墓志铭》:“髫稚之手,婉慧絶品。” 清 戴名世 《成烈妇传》:“子方髫穉,每从外塾归,烈妇不令须臾閒,督益力,子畏之如严师。”
基本含义
- 指儿童的样子,形容年幼稚嫩。
详细解释
- 髫稚是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髫指的是儿童的头发,稚指的是年幼。这个成语形容年幼的孩子,外貌稚嫩,还没有长大成熟。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儿童的外貌或者年龄,也可以用来形容成人的行为幼稚。
故事起源
- 髫稚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十年》中。故事讲述了昭公十年,齐国的昭公在国内政治上遭到了不少的阻力,他决定去外国寻求援助。他派遣了自己的大臣鲍牧前去外国,鲍牧带着昭公的儿子前去拜见外国的君主。君主看到昭公的儿子非常年幼,外貌稚嫩,便以为这个小孩不可能是齐国的继承人。于是,君主没有给予齐国援助。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为了成语“髫稚”。
成语结构
- 髫稚是一个形容词的结构,由两个具有形容意义的词语组成。
例句
- 1. 他虽然年纪已经大了,但是行为举止还是有些髫稚。2. 这个小男孩的样子真是髫稚可爱。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年幼的孩子,头上长满了稚嫩的髫发,这样就能够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年龄相关的成语,如“稚气未脱”、“稚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的样子真是髫稚,像个小天使。2. 初中生:那个同学的举止还有些髫稚,不够成熟。3. 高中生:虽然他已经是高中生了,但是他的外貌还是有些髫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