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抢掳在词典中的解释
qiǎng

抢掳

拼音qiǎng lǔ

注音ㄑㄧㄤˇ ㄌㄨˇ

繁体

基本解释

  • 抢劫掳掠。《水浒传》第三三回:“兀那个黑矮汉子,便是前日 清风山 抢掳下我的贼头。” 明 高濂 《玉簪记·求配》:“爹爹装做大王,赶到 耿 家,拿住小姐;小的们抢掳些家财,可不是一举两得?”《清会典事例·刑部·白昼抢夺二》:“烧邨劫杀,抢掳妇女。”

基本含义

  • 抢夺、掳掠

详细解释

  • 指用武力或欺骗手段夺取他人的财物或人员。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强行夺取财物或人员的行为,也可用于比喻抢先行动或抢占市场等。

故事起源

  • 成语“抢劫”源自古代,指的是战争时期敌方军队抢夺我方的财物或人员。后来逐渐演变为泛指非法夺取他人财物的行为。

成语结构

  • 动词+动词

例句

  • 1. 歹徒抢劫了银行,但很快被警方逮捕。2. 这家公司抢劫了竞争对手的客户,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抢劫”与“掳掠”两个词联系起来,用于表示非法夺取财物或人员的行为。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观念,加深对抢劫行为的认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坏人抢劫了奶奶的钱包。2. 初中生:这个城市最近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3. 高中生:他们用暴力手段抢劫了那家珠宝店。4. 大学生:这家公司通过抢劫竞争对手的客户来扩大市场份额。

拆字解意

抢掳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