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执针在词典中的解释
zhízhēn

执针

拼音zhí zhēn

注音ㄓㄧˊ ㄓㄣ

繁体

基本解释

  • 指从事缝纫的女工。《左传·成公二年》:“ 楚 侵及 阳桥 , 孟孙 请往赂之,以执斲、执鍼、织紝,皆百人, 公衡 为质,以请盟。” 杜预 注:“执鍼,女工。” 清 黄遵宪 《逐客篇》诗:“酒人率庖人,执鍼偕执斲,抵掌齐入 秦 ,诸 毛 纷绕 涿 。”

基本含义

  • 执掌大权,把持主导地位。

详细解释

  • 执针意指握着针,象征着掌握着权力,掌控着局势。形容一个人担任重要职务,具有决策权和支配权。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担任重要职位的人,或者指掌握着大权的人。

故事起源

  • 执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当时,齐国国君襄公在位时,他的大臣杀人,襄公责问杀人者。杀人者回答说,他是按照襄公的命令行事的。襄公当即拿起手中的针,示意他们自己承担责任,杀人者便被杀。后来,人们就用“执针”来比喻掌握大权的人必须承担自己的责任。

成语结构

  • 动宾结构。

例句

  • 1. 他是公司的总经理,执针之人,决策权都在他手中。2. 那位政府官员是个执针之人,他决定着整个地区的发展方向。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和掌握权力相关的形象进行联想,比如想象一个人手握针,代表他掌握了大权。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和权力、职务相关的成语,如“权衡轻重”、“操控一切”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班长,是个执针之人,可以决定我们班的活动安排。2. 初中生:校长是学校的执针之人,他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3. 高中生:政府官员是执针之人,他们决定了整个国家的政策和发展。

拆字解意

执针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