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稽壅在词典中的解释
yōng

稽壅

拼音jī yōng

注音ㄐㄧ ㄩㄥ

繁体

基本解释

  • 稽延阻塞。《魏书·李冲传》:“本所以多置官者,虑有令僕闇弱,百事稽壅,若明独聪专,则权势大併。”《新唐书·刘洎传》:“於时,尚书省詔敕稽壅,按成復下,弥年不能决。”

基本含义

  • 指事物积聚堆积,堵塞不通。

详细解释

  • 稽壅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稽意为堆积,壅意为堵塞。稽壅形容事物积聚堆积,堵塞不通的状态。

使用场景

  • 稽壅常用于形容事物积聚或阻塞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河流被冰块堵塞,道路被积雪堵塞,资金被滞留等情况。

故事起源

  • 稽壅这个成语的典故源自《左传·宣公十一年》。古时候,齐国的宣公在位时,国家里的河流因为长期不疏浚而变得淤塞不通。宣公找来了智慧的稽子,希望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稽子在仔细观察后,提出了一个办法。他让人们将河水引到一个地方,然后用沙土堵塞住,让水流冲击沙土,最后再打开沙土,河水就能顺畅地流动了。通过稽子的办法,齐国的河流得以畅通,从而形成了成语“稽壅”。

成语结构

  • 稽壅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动词是“稽”,宾语是“壅”。

例句

  • 1. 这条小路被树叶稽壅得走不通了。2. 由于工程拖延,项目进展稽壅。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稽壅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条河流被积聚的石头堵塞住,水流不通。或者想象一个狭窄的小路被堆积的东西堵塞住,无法通行。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除了稽壅,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如“堵塞不通”、“积聚堆积”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河流被冰块稽壅,无法顺利流动。2. 初中生:这个项目由于资金问题,进展稽壅。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交通堵塞严重,道路稽壅成了一个大问题。4. 大学生:由于文件积聚堆积,办公室的工作进展稽壅。

拆字解意

稽壅词语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