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节辱命
拼音qū jié rǔ mìng
注音
繁体
基本含义
- 宁愿屈服而忍受侮辱,也不愿意损害自己的生命。
详细解释
- 屈节辱命是一个表示宁愿忍受侮辱而不愿失去生命的成语。它强调了个人的尊严和自尊心,表达了宁可忍辱负重、忍受痛苦,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
使用场景
- 屈节辱命常用于形容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坚忍和不屈的精神。可以用来形容在面临重大困难或危险时,选择忍耐、忍辱负重,保持尊严和原则。
故事起源
- 屈节辱命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叫屈原的伟大诗人。据说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贵族,他为了救国,劝国君采纳自己的建议,但却遭到了国君的压制和排挤。最终,屈原选择了自刎以表达自己的忠诚和不屈的精神。
成语结构
- 屈节辱命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屈”、“节”、“辱”、“命”。
例句
- 1. 在困境中,他选择了屈节辱命,保护了家人的安全。2.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毅然屈节辱命,以换取国家的和平。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屈节辱命这个成语:1. 将屈节辱命这个成语分解成四个字,分别记忆每个字的意思和发音。2. 将成语和其含义进行关联,想象一个人在面临生死抉择时,选择屈服而忍受侮辱,保护自己的生命。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屈原的故事和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舍生忘死”、“宁死不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面对欺负,我宁愿屈节辱命,也不愿意和别人打架。2. 初中生:在军事训练中,士兵们要学会屈节辱命,保卫国家的安全。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英雄人物都选择了屈节辱命,以保护自己的信仰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