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商
拼音hán shāng
注音ㄏㄢˊ ㄕㄤ
繁体
基本解释
通过书信商量。 清 曾纪泽 《奏抵上海随带人员疏》:“如到该国后察看情形,事浮於人,不敷差遣,臣当函商总理衙门王大臣等再行添派。” 孙中山 《命陆军部海军部统一长江水师编制委任妥员令》:“兵士等往返函商,若不禀请设一统一机关,漫无所归。”
基本含义
- 指书信往来商议事务。
详细解释
- 函商是由“函”和“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函指书信,商指商议。函商意为通过书信往来商议事务,特指通过书信进行商务谈判或商讨事宜。
使用场景
- 函商常用于商务场合,例如在跨国贸易、商业合作或公司间的业务往来中,可以使用函商来形容双方通过书信进行商讨和沟通。
故事起源
- 函商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商业贸易活动。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商人之间无法直接面谈,因此他们通过书信往来商议事务。这种方式被称为函商,后来演变成了成语。
成语结构
- 函商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 1. 我们之间的交流一直都是通过函商进行的。2. 在商务谈判中,函商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函商的两个字分别与其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函字可以联想到书信,商字可以联想到商议。通过将这两个含义进行关联,有助于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商务相关的成语,如“商谈”、“商讨”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朋友通过函商商量明天一起做作业。2. 初中生:他们通过函商商讨了如何组织学校活动的事宜。3. 高中生:我们班级通过函商解决了学生会选举的问题。4. 大学生:我们通过函商与外国公司进行贸易往来。5. 成年人:在商务合作中,函商是一种高效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