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汉语词典>鸭炉在词典中的解释

鸭炉

拼音yā lú

注音ㄧㄚ ㄌ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 亦作“ 鸭罏 ”。古代熏炉名。形制多作鸭状,故名。 宋 范成大 《西楼秋晚》诗:“晴日满窗鳧鶩散, 巴 童来按鸭炉灰。” 清 陈维崧 《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同邹程邨彭金粟王阮宁董文友赋》词:“迴廊碧甃芭蕉叶,鸭罏瑞脑薰犹热。”

基本含义

  • 指人善于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真实面目。

详细解释

  • 鸭炉出自清代袁枚的小说《镜花缘》。故事中,有个人在冬天招待客人吃饭,他为了显得热情好客,将一只炉子放在桌子下面,炉子里烧着火,桌子上放着一只鸭子。鸭子被炉子底下的热气烤熟了,客人以为是主人煮了一只鸭子端上来。这个故事引申出鸭炉这个成语,表示人们故意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或真实面目。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人的伪装、虚伪、假意等行为。

故事起源

  • 鸭炉这个成语来源于袁枚的小说《镜花缘》。

成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词组成,鸭子和炉子。

例句

  • 1. 他总是善于鸭炉,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真实想法。2. 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和善,实际上是个鸭炉之人。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鸭子烤熟了”,表示人故意掩饰自己的真实面目。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袁枚的小说《镜花缘》的故事背景和其他相关成语的用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鸭炉,总是假装很喜欢我,实际上却在背后说我坏话。2. 初中生:有些人为了取悦老师,会鸭炉地表现出自己很努力,但实际上并不是真心的。3. 高中生:社交场合上,有些人会使用鸭炉的手段来获取他人的好感和利益。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些人为了博得上司的青睐,会使用鸭炉的策略,但这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拆字解意

鸭炉词语造句